制造业是一国经济之本,也是国际竞争的焦点。近些年来,中国制造业有了很大进步,许多产品不仅占据了原本被进口产品主导的国内市场,还有很多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竞争力。5月15日起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焦点访谈》播出系列节目《领跑的密码》,关注我国制造业中那些悄然积蓄和发力、在国内国际市场成为领跑者的行业和产业。
纺织是传统工业,更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一根纤维到最后的成衣,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纺织产业链,并从纺织业大国逐步成长为全球纺织业的强国。这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发展领跑密码?
智慧转型“千人纱,万人布”成为历史
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50%以上,2021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达3160亿美元,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。目前中国服装市场零售规模超4.5万亿元。支撑这些庞大数字的,正是全球规模最大、配套最为完整、不断转型升级的中国纺织产业链。
随着改革开放,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,纺织业释放出巨大产能,为全世界源源不断提供着价廉物美的服装。但与此同时,中国纺织业迎来了新的时代命题。“我们自身体量已经非常大了,让它再快跑,可能性不大。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、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表示,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、综合成本的压力、环保压力、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,中国纺织业必须要转型升级,由大变强发展。
如今,曾经纺织企业“千人纱,万人布”的情景已成为历史。山东枣庄一高档新型特种纱线生产厂房内,目前生产万锭用工只需要35人,而在三十多年前,十万锭的工厂有一万人,相当于万锭用工1000人。
在江苏常熟一个巨大自动化立库中, 3分钟就能锁定一件衣服,并且自动贴上快递单,传送到运输车辆上。整个仓储区单日吞吐量最多可达100万件, 搬运、分拣、配送、清点库存全由机器人完成 。
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、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陵申表示,“经过这几年行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迭代升级,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,智能制造水平和数字化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升,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。”
差异化路线 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
加速迈向产业链更高端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。一批勇于创新的纺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,向着产业链更高端加速迈进。
超细纤维广泛运用于高档服装、高性能过滤材料、洁净材料等多个领域。我国一家企业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量产的“海岛超细纤维”,直径仅为头发丝1/100,内部还分布着2664根单丝。重量112克的超细纤维单丝,便可绕地球赤道一周。这家企业超细纤维产品年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约60%。
坚持走差异化路线,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,是这家企业从跟跑到行业领跑的关键。该企业用回收塑料瓶生产再生纤维,一年可以生产25万吨再生纤维,消化掉125亿个废旧塑料瓶。2020年,这家企业牵头创办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,这也是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创新中心。
2022年4月,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构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现代化纤产业体系,全面建设化纤强国。“化学纤维是纺织纤维材料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我国的化学纤维生产量占到全世界70%以上。”李陵申表示,化学纤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直接关系到整个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安全可控。
用“科技、绿色、时尚”
回应人们从穿暖到穿好
2020年底,中国工程院组织多位院士和专家,对我国制造业26个行业和制造业强国做了对比和分析后得出结论:我国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,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。这也意味着我国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实现。这正是纺织业通过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。
科技、绿色、时尚是我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,纺织业生产领域的高质量发展,回应的正是越来越富足的中国人从穿暖转变为穿好、穿着多样的追求。
大连一家定制服装企业,除线下门店有很大一部分销售都是来自网络订单。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网上选择面料,参与款式设计,还可以实现远程量体,只需要按照要求拍摄照片就可以智能地展示出领围、腰围等多个部位的尺寸数据。
个性化定制,柔性化生产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穿衣需求,催生出大量小众品牌和更多想象空间。直播电商这种新业态,让服装行业从设计到生产,从批发到零售的传统模式也发生着巨变。
超越“衣被天下”传统概念
成为“编织世界”的重要手段
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,我国纺织业不仅在各个环节都在做大做强,进行转型升级,纺织业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。
从冬奥运动员的功能性运动服装,到航空航天特种装备材料,再到工业粉尘大气污染治理使用的“袋除尘”过滤技术等,今天的纺织业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“衣被天下”的概念,而成为编织世界的重要手段。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以及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等成为企业的立足点,我们也对中国纺织业的未来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。